【大班音乐嘚啵嘚啵嘚教案】一、活动名称:
大班音乐《嘚啵嘚啵嘚》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听辨和模仿,感受歌曲《嘚啵嘚啵嘚》的节奏特点与趣味性。
2. 能用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节奏,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与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嘚啵嘚啵嘚》(可选轻快、有节奏感的版本)
2. 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三角铁等)
3. 图谱或节奏卡片(用于展示节奏型)
4. 教学PPT或图片(辅助教学)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嘚啵嘚啵嘚》音乐片段,引导幼儿安静聆听。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像什么?”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激发兴趣。
2. 节奏感知与模仿(10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模仿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嘚啵嘚啵嘚”。
- 分组练习,用身体动作(如拍腿、跺脚)表现节奏。
- 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跟做,逐步掌握节奏。
3. 创意表现(15分钟)
- 分组进行创编活动,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尝试用乐器模仿“嘚啵嘚啵嘚”的节奏。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调整节奏感和音色搭配。
- 各组轮流展示,其他幼儿用掌声给予鼓励。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节奏接龙”游戏:
- 教师先敲出一个节奏型(如“嘚啵嘚啵嘚”),幼儿依次模仿并接龙。
- 可加入动作或语言元素,增加趣味性。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节奏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听这首歌,尝试用身体或简单物品打出节奏。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节奏卡片和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嘚啵嘚啵嘚”声音。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体验音乐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轻松有趣的音乐为载体,通过多感官体验帮助幼儿理解节奏,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节奏变化,提升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设计,注重幼儿参与与互动,符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