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遥看近却无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以其细腻的观察和含蓄的表达,成为描写早春景色的经典之作。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
一、原诗全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思想深刻,诗歌则风格独特,语言清新,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哲理与美感。此诗是他写给友人张籍(字文昌,排行十八)的一首赠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初临的喜悦与赞美。
三、诗句注释
- 天街小雨润如酥:京城的街道上,细雨如奶油般滋润大地。这里“天街”指长安城内的大道,“润如酥”形容春雨细腻柔滑。
- 草色遥看近却无:远远望去,草色青翠,仿佛一片绿意盎然;但走近一看,却几乎看不见绿色了。这是对早春草芽初生、尚未茂盛的真实描绘。
- 最是一年春好处:这是全年中最好的时节,即初春之时。
- 绝胜烟柳满皇都:比那满城烟柳的春景还要美好。诗人认为早春的生机远胜于盛春的繁华。
四、白话翻译
在京城的大街上,细雨轻轻洒落,像奶油一样柔和滋润。远远望去,草地泛起淡淡的绿色,可走近一看,却几乎看不到草色。这正是全年最美的时节,比那满城杨柳飘舞的春景还要令人陶醉。
五、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通过“遥看”与“近却无”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初春草色若隐若现的特点。这种视觉上的反差,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审美情趣。
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哲理——事物的美往往在远处才能感受到,近处反而模糊不清。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人生的一种感悟:有些美好,需要拉开距离才能体会。
此外,诗末两句将早春与盛春作对比,强调了初春的独特魅力。诗人认为,虽然早春尚显清冷,但正是这种朦胧与生机,才更值得珍惜。这种情感表达,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生命初始阶段的深情礼赞。
六、结语
“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早春图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也应该学会“遥看”,在适当的距离中欣赏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韩愈的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耐人寻味,至今仍广为传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