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有加的成语涵义】“青眼有加”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人的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它常用于形容对某人特别喜爱、重视或器重,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尊重与欣赏的重视。
一、成语涵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青眼有加 |
拼音 | qīng yǎn yǒu jiā |
出处 |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遇之,辄倾盖而语,至于夜分。安尝谓康曰:‘吾久欲作书,未得其意。’康曰:‘若欲为书,当先自写。’安曰:‘非尔所知也。’于是引之入室,解衣推枕,青眼有加。” |
基本含义 | 表示对某人特别看重、喜爱或赏识,常用在对他人表示赞赏或重视的场合。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他人的欣赏和重视。 |
近义词 | 青眼相待、另眼相看、倍加青睐 |
反义词 | 白眼相待、冷眼旁观、不屑一顾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青眼”是宾语,“有加”是动词)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青眼有加”最早出自《世说新语》,讲述了魏晋时期名士嵇康与吕安之间的交往。吕安非常敬重嵇康,两人情谊深厚。一次吕安来访,嵇康热情接待,不仅解衣推枕,还以“青眼有加”的方式表达对他的重视和欣赏。
“青眼”在古代是一种表示亲近、信任的眼神,与“白眼”相对。因此,“青眼有加”不仅仅是眼神上的关注,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与尊重。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青眼有加”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正式场合中,用来表达对某人能力、品德或成就的认可与推崇。
例如:
- “他因表现突出,受到了领导的青眼有加。”
- “这位年轻作家的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青眼有加。”
这种表达方式既显得庄重又富有文化底蕴,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对一个人的高度重视。
四、结语
“青眼有加”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人际交往的细腻态度,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尊重与欣赏的重视。在当今社会,虽然语言形式不断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表达价值。了解并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感染力与文化深度。
以上就是【青眼有加的成语涵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