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1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伦理、教育、修养等多个方面。第十一章(“述而篇”)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个人修养、学习态度、仁德之道等方面的阐述。
以下为《论语·述而篇》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便于理解与查阅。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
章节 | 原文 | 翻译 |
1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说:“立志于道,依据于德,依附于仁,游乐于六艺之中。” |
2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时,我不去开导他。如果他不能从一个角落联想到其他三个角落,我就不再教他了。” |
3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所想要的,但如果不以正当的方式获得,就不应该居于其中;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方式摆脱,也不应逃避。” |
4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
5 |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孔子说:“如果能多给我几年时间,在五十岁时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
6 | 子曰:“吾与点也!” | 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说法!” |
7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并改正自己。” |
8 |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
9 |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孔子说:“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隐瞒你们啊!我的一切行为都与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 |
总结
《论语·述而篇》强调了孔子对道德修养、学习方法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他主张以仁为本,注重内在品德的培养,提倡谦逊好学的态度,反对不义之财,倡导“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身使命的坚定信念,认为只要遵循正道,便无惧外力。
此篇内容虽短,但思想深邃,至今仍对现代人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论语》其他篇章或具体语句的解读,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