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什么意思】“咄咄逼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行为态度强硬、气势汹汹,让人感到压力和不安。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人际关系、职场沟通或冲突场景时较为常见。
下面是对“咄咄逼人”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咄咄逼人 |
拼音 | duō duō bī rén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用于描述人的行为) |
含义 | 形容人说话或行为态度强硬、气势逼人,令人难以招架。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王敦既作乱,导从容谓曰:‘公今为天下所疾,而犹不悟,吾虽无用,岂能坐视乎?’敦怒曰:‘咄咄逼人!’”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日常对话 | 当某人语气强硬、态度咄咄逼人时,可以用此词形容其行为。 |
职场沟通 | 在职场中,若同事或上司态度过于强势,可能被评价为“咄咄逼人”。 |
冲突场合 | 在发生争执或矛盾时,一方表现出强烈攻击性,另一方可能会觉得被“咄咄逼人”。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强横霸道、气势汹汹、咄咄怪事(引申义) |
反义词 | 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和颜悦色 |
四、注意事项
- “咄咄逼人”多用于贬义,带有负面情绪色彩。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或礼貌场合过度使用。
- 有时也可用于调侃,但应根据对象和关系谨慎使用。
五、总结
“咄咄逼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态度强硬、气势逼人的行为或言语。它不仅反映了说话者的个性,也影响了他人的情绪和反应。在日常交流中,保持适度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