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元曲名词解释袁行霈

2025-10-22 06:18:13

问题描述:

元曲名词解释袁行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2 06:18:13

元曲名词解释袁行霈】一、

“元曲名词解释袁行霈”是围绕元代戏曲文学中常见术语进行解释的资料,由著名学者袁行霈编写。袁行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其对元曲的研究深入浅出,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教学意义。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杂剧与散曲两种形式。在学习和研究元曲时,许多专业术语如“曲牌”、“宫调”、“套数”、“小令”等成为理解作品的关键。袁行霈在其著作中对这些术语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元曲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及文化背景。

本文将结合袁行霈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元曲中常见的名词进行归纳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二、元曲常见名词解释(袁行霈版)

名词 含义 说明
元曲 元代流行的戏曲文学形式,包括杂剧与散曲 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杂剧 一种以唱为主、兼有说白的戏剧形式 通常分为四折一楔子,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散曲 不同于杂剧的独立曲体,分小令与套数 以抒情为主,语言自由,多用于文人雅集或个人抒怀
曲牌 曲调的名称,是创作散曲或杂剧时所用的音乐格式 每个曲牌有固定的旋律和句式结构
宫调 音乐调式系统,用于区分不同曲牌的音高与情感色彩 如“中吕宫”、“越调”等,影响曲子的情绪表达
小令 单支曲子,篇幅较短,结构简单 多用于抒发个人情感,语言简练
套数 由多个曲牌组成的大型曲子,常用于杂剧或散曲中 结构复杂,情感层次丰富,表现力强
楔子 杂剧中置于开头或中间的小段,起过渡或交代作用 用于引出剧情或补充背景信息
玉茗堂 明代汤显祖的书斋名,后世也用来指代其作品 虽非元曲,但在戏曲史中常被提及
本色 指戏曲语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特点 元曲语言朴实自然,富有民间气息

三、结语

袁行霈对元曲术语的解释不仅有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概念,也为进一步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归纳,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元曲的艺术特色与历史地位。希望本文能够为对元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