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坦腹是什么意思】“东床坦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王羲之在东床上坦然地躺着,显得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后来被用来比喻有才华、有气质的人,也常用于形容男子英俊潇洒、气度不凡。
一、成语来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典故内容 | 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被选为女婿,后成为书法名家 |
原意 | 形容一个人举止自然、不拘小节、风度翩翩 |
引申义 | 比喻才貌双全、气质出众的男子 |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东床 | 指王羲之的住所,后泛指男子的居所或身份 |
坦腹 | 躺着,露出腹部,形容自在、不拘礼节 |
整体含义 | 形容男子风度翩翩、从容不迫、才貌双全 |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 | 他年少成名,东床坦腹,备受赞誉。 |
作定语 | 那位东床坦腹的青年,正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
用于赞美 | 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是东床坦腹,令人钦佩。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东床坦腹”的关系 |
才高八斗 | 形容才华极高 | 相似,都强调才学 |
风流倜傥 | 形容人风度潇洒 | 相近,均形容男子气质 |
不拘小节 | 不在意细节 | 相关,体现自然洒脱 |
五、总结
“东床坦腹”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古代文人对风度、气质和才华的追求。它不仅是对个人形象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想男性的期待。如今,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常用于形容那些举止优雅、才华出众的男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文学背景,可查阅《世说新语》或王羲之的相关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