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鸡司晨的典故跟谁有关】“牝鸡司晨”是一个出自《尚书》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母鸡报晓”,比喻女性掌权或干涉男子事务。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周朝时期,与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典故来源、含义及关联人物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典故来源
“牝鸡司晨”最早见于《尚书·牧誓》篇。当时周武王伐纣,率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军队。战后,周武王在讲话中提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鸡不能像公鸡那样在早晨啼叫,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就会带来家庭的衰败。这句话用来批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宠信妲己,导致国家衰败。
二、典故含义
“牝鸡司晨”常被引申为:
- 女性掌权,不符合传统礼制;
- 男性失职,让女性干预政治或家庭事务;
- 预示国家或家庭将面临危机。
这一说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严格划分和对权力分配的传统观念。
三、相关人物
该典故主要与以下人物有关:
人物 | 身份/关系 | 说明 |
帝辛(纣王) | 商朝末代君主 | 宠信妲己,导致国家衰败,成为“牝鸡司晨”的象征 |
妲己 | 纣王宠妃 | 被认为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关键人物,被视为“牝鸡司晨”的代表 |
周武王 | 周朝建立者 | 在《牧誓》中引用此语,批评纣王失德 |
四、总结
“牝鸡司晨”这一典故源自《尚书·牧誓》,与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及其宠妃妲己密切相关。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性别与权力分配的观念,也常被后人用来警示权力失衡可能带来的后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牝鸡司晨”的典故与纣王、妲己等人密切相关,是古代政治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