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无杂宾是什么意思】“门无杂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原意是指家中没有闲杂的宾客,形容主人清高自持、不与世俗之人交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志趣高洁,不轻易接待外人,尤其是那些品行不端或庸俗之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门无杂宾 |
拼音 | mén wú zá bīn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含义 | 家中没有闲杂的宾客,比喻主人清高、不与庸俗之人交往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高洁、不随波逐流 |
近义词 | 门可罗雀、清高自守 |
反义词 | 门庭若市、迎来送往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门无杂宾”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德行》中的记载,讲述的是东晋名士王导的故事。据传,王导为人清廉正直,不轻易接待权贵或庸俗之徒,因此他的门前冷落,很少有人来访。后人便用“门无杂宾”来形容这种高洁的品格和独立的人生态度。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门无杂宾”虽然不再直接用于描述家庭状况,但其精神内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强调个人修养: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品德,不被世俗所左右。
- 倡导独立人格:鼓励人们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轻易妥协。
- 反思社交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应酬,重视真正的朋友和有价值的人际关系。
四、总结
“门无杂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传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