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鄘风柏舟注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其中,《鄘风·柏舟》是《诗经》中“国风”部分的一篇,属于鄘地(今河南北部一带)的民歌。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一、原文及注音
诗句 | 注音 |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 fàn bǐ bǎi zhōu, zài bǐ zhōng hé |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 zhān bǐ qí yù, lǜ zhú yī yī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yǒu fěi jūn zǐ, 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 |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yǒu fěi jūn zǐ, zhōng bù kě xuān xī |
鄘风·柏舟 | yōng fēng·bǎi zhōu |
二、
《鄘风·柏舟》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爱人的诗。诗中通过“柏舟”“淇奥”“绿竹”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女子在河边看到漂泊的柏舟,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望的苦闷。
诗中“有匪君子”一句,是对理想情人的赞美,表现出女子对品德高尚之人的向往。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最终只能感叹“终不可谖”,即永远难以忘怀。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柏舟”“淇奥”“绿竹”等自然景物,增强了诗的意境美。
2.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细腻,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3. 语言简练:用词朴实,句式整齐,符合《诗经》的风格特点。
四、历史背景
《鄘风·柏舟》出自《诗经·鄘风》,属于“国风”中的地方民歌。据传,鄘地为周代诸侯国之一,位于今河南北部。此地文化较为发达,民间文学丰富,因此《鄘风》中多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的作品。
五、学习建议
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诗经》应注重以下几点:
- 多读原诗,体会其语言之美;
- 结合注音理解字义,避免误读;
- 联系历史背景,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 可参考权威注释本,如朱熹《诗经集传》或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经·鄘风·柏舟》的文本、情感与艺术价值,也为进一步研读《诗经》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