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竭我盈出处于哪里】一、
“彼竭我盈”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记载的“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一战中,鲁国大夫曹刿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略思想,强调了士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彼竭我盈”意思是:敌人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在战斗或竞争中,对方力量减弱,己方则处于优势地位。
“出处于哪里”可以理解为“出处在哪”,即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哪部文献中,以及它的具体含义和使用背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 |
原文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作者/背景 | 《左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此句出自“长勺之战”的记载。 |
字面意思 | 敌人(彼)的士气已经耗尽(竭),而我方(我)的士气正旺盛(盈)。 |
引申意义 | 常用于比喻在竞争或对抗中,对方已无后劲,己方则占据主动,具备胜利条件。 |
使用场景 | 战争策略、体育竞技、商业竞争等场合中,形容一方处于有利位置。 |
相关典故 | 长勺之战:齐桓公率军攻打鲁国,鲁庄公与曹刿共谋,以少胜多,最终取得胜利。 |
三、补充说明
“彼竭我盈”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体现,也反映了古人对心理战和士气管理的重视。在现代,这句话依然被广泛引用,用以强调把握时机、保持优势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这句话的来源和内涵,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也能从中汲取应对现实挑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