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自《论语·颜渊》。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渊提问“克己复礼为仁”的回答,强调的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符合“礼”的规范。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是合乎礼的事情,不要去看;不是合乎礼的声音,不要去听;不是合乎礼的话,不要去说;不是合乎礼的动作,不要去做。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克己复礼”的核心理念,主张通过自我克制来达到道德修养的提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提出的道德自律原则,要求人们在行为、言语、视听等方面都要遵循“礼”的规范。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通过这种自我约束,人可以逐渐接近“仁”的境界,实现内在的道德完善。
表格说明:
项目 | 内容 | 释义 |
出处 | 《论语·颜渊》 | 孔子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具体解释 |
原文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四个“勿”字结构,强调行为的克制与规范 |
含义 | 不合礼的事物不看、不听、不说、不动 | 强调道德自律和行为规范 |
核心思想 | 克己复礼 | 通过自我约束,回归礼仪之道 |
目的 | 实现“仁”的境界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
现代意义 | 仍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道德选择 | 如何面对不良信息、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等 |
通过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