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带德字的有哪些】在汉语中,“德”字常用于表达道德、品德、恩德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德”字,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德”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成语汇总(带“德”字)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后汉书·王符传》 |
德才兼备 | 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德不配位 | 品德与地位不相称 | 《周易·系辞下》 |
德艺双馨 | 道德和技艺都很高超 | 现代常用语 |
德隆望尊 | 品德深厚,声望极高 | 《史记·伯夷列传》 |
恩德如山 | 恩情深厚如山 | 《水浒传》 |
败德伤风 | 品行败坏,有伤风化 | 《红楼梦》 |
以德报怨 | 用仁德回报仇恨 | 《论语·宪问》 |
以德服人 | 用道德感化他人 | 《孟子·公孙丑上》 |
有德之人 | 拥有良好品德的人 | 《尚书·大禹谟》 |
总结
以上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经典文献或文学作品,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德”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格、评价他人的行为,或是表达对某种道德风尚的赞美或批评。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