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全诗】《长安一片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出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以长安的月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柔情并存的特点。
一、诗歌简介
《长安一片月》全诗如下: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安城中的月夜景象,引出对边关战事的关切和对亲人归来的期盼。诗中“捣衣声”象征着家人的牵挂,“玉关情”则表达了对远方将士的同情与担忧。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和平到来的愿望。
二、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 |
诗题 | 长安一片月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唐代边塞战事频繁,诗人借月夜抒发思乡与忧国之情 |
主旨 |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意象 | 长安、月亮、捣衣声、秋风、玉关、良人 |
情感基调 | 悲凉中带希望,思乡中含忧国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三、诗歌赏析
《长安一片月》虽篇幅短小,但情感丰富,层次分明。第一句“长安一片月”,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为全诗奠定了孤寂的氛围;第二句“万户捣衣声”,将视角转向人间生活,暗示着家家户户都在为远方的亲人准备衣物,寄托着深深的思念。
第三句“秋风吹不尽”,既写自然之景,也隐喻愁绪绵长;第四句“总是玉关情”,点明主题,表达对边关将士的关怀与牵挂。最后一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四、结语
《长安一片月》不仅是一首描写月夜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思乡之作。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