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简短】《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一,出自《列子·汤问》。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面对门前两座大山挡路,决心带领家人挖山开路,最终感动天帝,派神将山移走。这个故事寓意着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
故事总结
项目 | 内容 |
故事来源 | 《列子·汤问》 |
主角 | 愚公(一位年迈的老人) |
问题 | 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阻碍出行 |
解决方式 | 愚公带领家人挖山,坚持不放弃 |
结果 | 天帝被感动,派神将山移走 |
寓意 | 坚持不懈、团结一心可以克服困难 |
故事简述
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之间。由于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出行非常不便。于是,愚公决定带领全家人一起挖山,把山移走。他的邻居智叟嘲笑他:“你年纪这么大了,怎么可能挖得动山?”愚公却说:“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会增高,怎么会挖不平呢?”
最终,愚公的毅力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两位大力神将两座山搬走了。从此,愚公一家再也不用为山阻挡而烦恼。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