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而出的意思是什么】“脱口而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说话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直接说出内心的想法或话语。这个成语多带有一种自然、率真甚至略带莽撞的意味。
一、
“脱口而出”字面意思是“从口中直接说出来”,形容人说话不加思考,随口就说出话来。它既可以表示一种自然流露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带有不加思索、不够谨慎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直率、反应快,但也可能暗示其说话不够周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脱口而出 |
拼音 | tuō kǒu ér chū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 |
含义 | 不加思考地直接说出话语 |
出处 |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无确切古籍出处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人的语言行为,如:“他脱口而出一句玩笑话。” |
近义词 | 随口说出、脱口而出、信口开河(偏贬义) |
反义词 | 三思而行、慎言慎行、深思熟虑 |
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文学描写、人物刻画等 |
语气色彩 | 中性偏褒(强调率真),也可带贬义(强调轻率) |
三、使用示例
- 他看到老朋友,激动得脱口而出:“你终于来了!”
- 她一时情急,脱口而出一句不该说的话。
- 这个孩子性格直爽,常常脱口而出自己的想法。
四、注意事项
虽然“脱口而出”听起来像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方式,但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在正式场合或与重要人物交谈时,应尽量避免过于随意的表达方式,以免造成误解或尴尬。
总之,“脱口而出”是一种真实、自然的语言表现,但也要根据场合和对象灵活运用,才能既展现个性,又不失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