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宫的介绍资料】中国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故宫概况总结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历时14年建成,占地约72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近9000间。整个建筑群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主要为皇帝举行大典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居住及日常起居的区域。
故宫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还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涵盖书画、瓷器、玉器、金银器等,被誉为“中华瑰宝”。
二、故宫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故宫、紫禁城 |
英文名称 | The Forbidden City |
建造时间 | 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造,1420年基本完工 |
所属朝代 | 明朝、清朝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
占地面积 | 约72万平方米 |
建筑数量 | 约9800间房屋 |
建筑风格 | 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 |
布局结构 | 以中轴线对称分布,分为外朝与内廷 |
文物收藏 | 超过180万件文物,涵盖多个历史时期 |
世界遗产 |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开放时间 | 每日8:30-17:00(旺季);8:30-16:30(淡季)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60元/人(旺季),40元/人(淡季) |
三、故宫的文化意义
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它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承载了无数帝王将相的故事。同时,故宫也是现代文化研究、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四、结语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之一,故宫以其恢宏的规模、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历史、艺术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故宫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