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桑榆非晚什么意思】“桑榆非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积极向上、不因时间流逝而放弃努力的心态。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景传》:“桑榆虽晚,犹未为迟。”意思是说,虽然太阳已经西斜(即晚年),但也不算太晚,仍然有时间去做事。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桑榆非晚 |
出处 | 《后汉书·王景传》 |
字面意思 | “桑榆”指夕阳余晖,比喻晚年;“非晚”表示并不晚 |
引申意义 | 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有机会和时间去实现目标 |
使用场景 | 鼓励人不要因为年龄或时间的限制而放弃努力 |
情感色彩 | 积极、乐观、鼓励 |
二、使用示例
1. 鼓励他人:
“你才三十多岁,桑榆非晚,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拼搏。”
2. 自我激励:
“虽然我起步晚,但桑榆非晚,只要努力,一样能成功。”
3. 文学作品中引用:
在一些励志文章或演讲中,常用来强调“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的理念。
三、与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桑榆非晚”的异同 |
亡羊补牢 | 指出了问题之后及时改正 | 更强调“补救”,而“桑榆非晚”更强调“时机仍可把握” |
奋发图强 | 努力上进,追求进步 | 两者都带有积极意味,但“桑榆非晚”更侧重于时间上的“不晚” |
白首方悔 | 到老才后悔没有努力 | 反面例子,与“桑榆非晚”形成对比 |
四、总结
“桑榆非晚”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即使在人生的后半段,也不应轻言放弃,只要心中有目标,行动起来,依然可以有所成就。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常被用作对他人的一种鼓励与支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故或拓展应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