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的历史发展中,并行接口(简称并口)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用于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那么,并口到底有多少针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一定的技术背景。
并口的标准设计源于早期的Centronics公司,因此也被称为Centronics接口。它的标准版本是36针的D型连接器,但实际使用的针脚数量为25针。这25针的具体分布和功能如下:
- 其中1至9针用于数据输出。
- 10至13针是控制信号线。
- 14至17针则是状态反馈线。
- 剩余的针脚则用于地线或未定义用途。
这种设计在当时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且速度逐渐无法满足现代需求,后来被USB等更先进的接口所取代。不过,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工业控制或某些老旧设备中,仍然可以看到并口的身影。
总结来说,并口拥有25个有效针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尽管现在它已经不再是主流,但对于了解计算机接口发展史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技术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