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五年级下册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其中,“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注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题目及其详细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题目:
小明买了一块巧克力,第一天吃了它的 $\frac{1}{4}$,第二天吃了它的 $\frac{1}{6}$,两天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解题思路:
要计算两天一共吃了多少,需要将两个分数相加:
$$
\frac{1}{4} + \frac{1}{6}
$$
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因此将两个分数通分:
$$
\frac{1}{4} = \frac{3}{12}, \quad \frac{1}{6} = \frac{2}{12}
$$
然后相加:
$$
\frac{3}{12} + \frac{2}{12} = \frac{5}{12}
$$
答案:
两天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 $\frac{5}{12}$。
二、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问题
题目:
一个长方体水箱,长 8 分米,宽 5 分米,高 3 分米。这个水箱最多能装多少升水?
解题思路:
水箱的容积等于它的体积,公式为:
$$
体积 = 长 × 宽 × 高
$$
代入数据:
$$
8 \times 5 \times 3 = 120 \text{(立方分米)}
$$
由于 1 立方分米 = 1 升,所以水箱最多可以装 120 升水。
答案:
这个水箱最多能装 120 升水。
三、百分数问题
题目:
某班有 40 名学生,其中 60% 的学生喜欢画画。问喜欢画画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将百分比转换为小数进行计算:
$$
60\% = 0.6
$$
然后乘以总人数:
$$
40 \times 0.6 = 24
$$
答案:
喜欢画画的学生有 24 人。
四、行程问题
题目:
甲、乙两车同时从 A 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乙车速度是每小时 40 千米,两地相距 500 千米。问两车几小时后相遇?
解题思路:
两车相向而行,速度相加为:
$$
60 + 40 = 100 \text{(千米/小时)}
$$
相遇时间 = 总距离 ÷ 相对速度:
$$
500 ÷ 100 = 5 \text{(小时)}
$$
答案:
两车 5 小时后相遇。
五、简单的方程问题
题目:
一个数加上 15 等于 42,求这个数。
解题思路:
设这个数为 $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x + 15 = 42
$$
解这个方程:
$$
x = 42 - 15 = 27
$$
答案:
这个数是 27。
通过以上这些典型问题的练习,可以帮助五年级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审题、理解题意,并逐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