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家徒四壁”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家里非常贫穷,除了墙壁之外,什么也没有。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家庭经济状况极差,生活窘迫。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家徒四壁 |
拼音 | jiā tú sì bì |
出处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家徒四壁立。” |
释义 |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没有其他财物。形容非常贫穷。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家无儋石、穷困潦倒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富甲一方、财源广进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家庭贫困 |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徒四壁,靠父母辛勤劳作维持生计。 |
表达生活艰难 | 虽然他家徒四壁,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
文学描写 | 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家徒四壁的生活,突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
三、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1: “家徒四壁”不能用来形容房间空荡,而是强调“贫穷”。
- 误用2: 不可用于形容房屋破旧,应使用“破败不堪”等词汇。
- 误用3: 不能用于形容物品少,而应强调“经济状况”。
四、总结
“家徒四壁”是形容极度贫穷的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书面表达,强调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家徒四壁”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