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一目千里诗句

2025-11-05 14:14:49

问题描述:

一目千里诗句,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5 14:14:49

一目千里诗句】“一目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眼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形容目光远大、视野开阔。在古诗词中,“一目千里”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或是抒发胸怀壮志的情感。虽然“一目千里”本身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但在许多古诗中都能找到与之意境相近的句子。

以下是对“一目千里”相关诗句的总结与整理:

一、一目千里的含义与来源

“一目千里”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一目千里,不为物惑。”意思是说一个人目光敏锐,能够看得很远,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人有远见、有洞察力。

二、与“一目千里”意境相近的诗句汇总

诗句 出处 作者 意境解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表达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思想,与“一目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寓意视野开阔、胸襟广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虽未直接提到“一目千里”,但表达了心怀广阔、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王勃 描绘了辽阔的天空和水面,表现出极广的视野。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杜甫 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体现诗人对天地的深远观察。

三、总结

“一目千里”虽非出自某一具体诗句,但其精神内核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无论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精神,还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都体现了古人对视野、胸怀和理想的追求。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生境界的思考。通过阅读这些诗作,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之美,更能体会到“一目千里”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结语:

“一目千里”不仅是视觉上的远观,更是心灵上的开阔。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更应学习古人那种开阔视野、胸怀天下的精神,让思想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