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室内游泳池设计规范】在进行室内游泳池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对室内游泳池设计规范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要点,便于查阅与参考。
一、总体设计原则
1. 功能分区明确:根据使用目的(如健身、娱乐、比赛)划分不同区域。
2. 通风与采光: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湿气积聚,同时满足自然采光需求。
3. 安全防护:设置防滑地面、护栏、紧急救援设备等。
4. 节能降耗:采用高效水处理系统和保温措施,降低能耗。
5. 环保合规: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建筑、环保法规。
二、主要设计规范内容汇总
| 设计要素 | 具体要求 |
| 池体尺寸 | 池长≥25米(标准比赛池),宽度≥8米,深度根据用途设定(一般为1.2~2.0米) |
| 池面材质 | 采用耐腐蚀、防滑的瓷砖或专用泳池涂料 |
| 水深控制 | 浅水区≥0.6米,深水区≥1.2米,需设明显标识 |
| 排水系统 | 设置有效的循环过滤系统,保证水质清洁 |
| 通风系统 | 室内泳池应配备独立通风系统,防止潮湿空气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
| 照明系统 | 灯具应防水、防潮,确保池边及水面亮度充足 |
| 温度控制 | 水温保持在26~28℃,环境温度宜为27~30℃ |
| 安全设施 | 配备救生员观察台、救生圈、急救箱等 |
| 无障碍设计 | 设置坡道、扶手等,方便残疾人使用 |
| 噪音控制 | 采用吸音材料,减少水泵、通风设备噪音影响 |
三、施工与验收标准
-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确保结构稳定。
- 水质检测应定期进行,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 工程完工后需通过相关部门验收,确保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
四、后期维护建议
- 定期清理池底、池壁,避免藻类滋生。
- 检查循环系统、过滤器、加热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 建立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通过以上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室内游泳池的使用体验与使用寿命,同时也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