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什么意思】“程门立雪”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态度。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学子对学问的虔诚与对老师的敬重。
一、成语简介
成语名称:程门立雪
成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成语释义:原意是说在雪中站立等待老师,后用来比喻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精神。
出处:出自《宋史·杨时传》:“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曰:‘吾昨夜思之,亦有未得。’二人曰:‘何不取书看?’颐曰:‘非不欲也,恐学之未精耳。’于是二人退。及明日,颐出,见其立雪中,乃叹曰:‘贤者也!’”
二、成语来源与故事
人物:
- 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学生。
-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合称“二程”,是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故事背景:
杨时和同学游酢前往拜访当时著名的学者程颐。但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便在雪中等候。直到程颐醒来,发现两人仍站在雪中,非常感动,称赞他们是“贤者”。
三、成语寓意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执着精神 |
| 精神内涵 | 虚心求教、尊师重道、持之以恒 |
| 现代意义 | 在学习和工作中,应保持谦逊态度,尊重前辈经验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他人虚心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 |
四、延伸思考
“程门立雪”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虽然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尊重知识、尊重师长的理念依然重要。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追求进步。
五、总结
“程门立雪”不仅是古代学子求学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传统的重要代表。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真诚与坚持才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如需进一步了解“程门立雪”的现代应用或相关文化影响,可继续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