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原文】《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抒情诗。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本文将对《离骚》的原文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部分与思想内涵。
一、《离骚》原文概述
《离骚》全诗约370多句,2400多字,以“离骚”为题,意为“离别忧愁”,表达了诗人因忠直遭谗而被放逐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全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叙述个人经历与政治理想,下篇则描写幻想中的求索过程。
二、《离骚》原文主要(按段落划分)
| 段落 | 内容概要 | 思想表达 |
| 第1-6句 | 诗人自述出身高贵,志向远大 | 表达自身高洁的出身与抱负 |
| 第7-15句 | 回忆早年学习与修养 | 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
| 第16-25句 | 描述政治理想与改革愿望 | 表达对国家富强的期望 |
| 第26-40句 | 叙述遭遇谗言与被疏远 | 抒发对不公待遇的不满 |
| 第41-60句 | 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失望 | 展现忠臣的无奈与苦闷 |
| 第61-80句 | 借神话人物表达理想追求 | 寄托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 第81-100句 | 追求理想失败后的沉思与反思 | 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
| 第101-120句 | 最终选择以死明志 | 表达对理想永不放弃的决心 |
三、《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1. 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运用大量神话传说和想象,营造出超现实的艺术氛围。
2. 象征手法丰富:如用“香草美人”象征高洁品德,用“恶草”象征奸佞小人。
3. 情感真挚强烈:诗人情感激烈,充满悲愤与希望,极具感染力。
4. 语言华丽优美:句式整齐,辞藻华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四、《离骚》的思想意义
《离骚》不仅是屈原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理想、正义与忠诚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离骚》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结语:
《离骚》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离骚》原文的梳理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屈原的思想与情感,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