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一、
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常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溶栓治疗等。预防措施则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急性心肌梗相关资料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
定义 | 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 |
常见症状 | 胸痛(压榨感)、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头晕 |
典型体征 | 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音减弱、心律不齐 |
主要病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 |
危险因素 |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缺乏运动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如CK-MB、肌钙蛋白)、心脏超声 |
治疗原则 | 尽早恢复心肌供血、缓解疼痛、防止并发症 |
常用药物 |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肝素、β受体阻滞剂、ACEI/ARB |
治疗方法 | 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
预后影响因素 | 发病时间、治疗是否及时、合并症情况 |
预防措施 | 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锻炼 |
三、结语
急性心肌梗是一种高危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公众应增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