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有一条界河将两个村庄隔开。这条河并不宽,水流也不急,但它却承载着两个村庄之间复杂的关系。村民们对它既敬畏又依赖,因为它不仅是自然的分界线,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
阅读材料: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界河上时,河水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阿强站在桥头,眺望着对岸。他从小就听爷爷讲过关于这条河的故事——战争年代,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但两岸的村民仍然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彼此之间的平衡。
阿强的父亲是一名渔民,每天清晨都会撑着小船到界河捕鱼。据说,在这片水域里,鱼儿特别肥美,但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都不能越过中线捕鱼。因为一旦越界,就意味着侵犯了对方的领地,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有一天,阿强跟着父亲出船。他们到达了离中线不远的地方,正准备撒网时,忽然听到对岸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声。“停!你们越界了!”一位陌生男子从岸边大声喝道。阿强的父亲立刻停止动作,神情紧张地回应:“对不起,我们只是想多捞几条鱼。”
尽管如此,那位男子还是警告他们下次不要靠近边界,并且表示如果再犯,后果自负。阿强心里有些不服气,觉得对方太过苛刻。然而,当他看到父亲默默收起渔网时,才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回到家后,父亲耐心地解释说:“孩子,这条河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来源,也是维系和平的重要纽带。如果我们不尊重规则,就可能破坏两村多年来的默契。即使偶尔吃亏,也比挑起纷争强得多。”
听完父亲的话,阿强陷入了沉思。第二天,他主动向那位对岸的男子道歉,并承诺以后会更加注意遵守界限。令他意外的是,对方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邀请他一起去参加村里即将举办的文化节活动。
文化节当天,两岸的村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场地。阿强惊讶地发现,原来对面的村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冷漠和敌对。通过这次交流,他深刻体会到,尽管界河把大家分开,但人心却可以跨越它。
思考题:
1. 为什么界河被视为两个村庄之间的分界线?
2. 阿强最初对对岸男子的态度如何?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父亲为什么要教导阿强要尊重界河的界限?
4. 文中提到的“默契”具体指什么?
参考答案:
1. 界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象征着两个村庄的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它们之间长期形成的互动模式。
2. 最初阿强觉得对方过于苛刻,但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他开始理解并尊重对方的观点,甚至主动道歉。
3. 父亲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阿强,尊重规则不仅能避免冲突,还能维护长久以来的和谐关系。
4. “默契”指的是两岸居民之间达成的一种无言的共识,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双方的利益。
希望这篇阅读材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与人、群体之间的相处之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