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灰雀获奖教学实录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班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围绕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短篇小说《灰雀》展开的教学活动。这节课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更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激发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关于森林生活的视频片段。画面中,一只灰雀正在枝头跳跃歌唱,清脆悦耳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只可爱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吗?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一问题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和讨论热情。
随后进入课文讲解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景及情感表达,教师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扮演小男孩,有的则成为慈爱的父亲,还有人负责旁白叙述。在朗读过程中,孩子们努力模仿人物语气,力求准确传达出故事情节中的喜怒哀乐。这种沉浸式学习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氛围,并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人性光辉。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老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 小男孩为什么起初不愿意告诉父亲自己捉住了灰雀?
2. 父亲是如何引导小男孩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的?
3. 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各组成员积极发言、激烈辩论,最终形成了各自的观点总结。当各组代表上台汇报成果时,大家纷纷为同伴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喝彩。这样的集体智慧碰撞无疑加深了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
最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老师设计了一个创意写作任务——以“假如我是那只灰雀”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撰写一篇小作文。不少孩子跃跃欲试,用稚嫩但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作为小鸟眼中的世界。这份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整堂课结束时,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语文活动。而我也由衷地为这群充满活力的孩子感到骄傲!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定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得更加自信与从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