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初秋行圃原文翻译及赏析

初秋时节,诗人漫步于田园之间,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初秋行圃》。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初秋田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原文: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催人急去又相迎。

风枝露叶谁家树,

月色霜华何处明?

翻译:

落日似乎无情,却在催促人们离开,却又仿佛有意地迎接行人归来。微风吹动树枝,露珠挂在叶间,不知是哪家的树木;月光洒下霜华,不知何处显得更加明亮。

赏析:

首句“落日无情最有情”,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表面上说落日无情,实际上强调了落日对人的深情厚谊。落日不仅为一天的劳作画上了句号,还以它最后的光辉温暖着人心。第二句“催人急去又相迎”,进一步描述了落日的双重作用,既催促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又以它的余晖迎接人们的归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接下来,“风枝露叶谁家树,月色霜华何处明?”这两句通过描写风中的树枝和挂满露珠的树叶,以及月光下的霜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初秋夜景。诗人用“谁家树”和“何处明”这样的疑问句式,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和诗意的深度,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秋夜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初秋田野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会到他对于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