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鸟》原文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南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岂思天路,翱翔自得。
形倦神不倦,心远地自偏。
翻译
飞翔的鸟儿,清晨从树林中飞出。
它飞向遥远的地方,最后在南边的树枝上休息。
北方的马总是依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儿总是在南边筑巢。
难道它想飞向高高的天空吗?只是在自己的天地里自在地飞翔。
身体虽然疲倦了,但精神依然饱满;心境远离尘世,即便身处喧嚣之地也觉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述归鸟的行为,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和谐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心远地自偏”更是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常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的心境,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陶渊明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与反思。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