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
本课时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小数乘法”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合理取舍。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理解算理。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图片(如水果价格标签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超市购物清单,上面有几种水果的价格,例如:苹果每千克6.5元,买3千克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提问:这个题目中出现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乘法?
引导学生说出“6.5是小数,3是整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6.5 ×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画图、列竖式、估算等。
(2)小组讨论,归纳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代表汇报,总结出两种主要方法:
- 方法一:将6.5元看作6元5角,先算6×3=18元,再算0.5×3=1.5元,最后加起来是19.5元。
- 方法二:直接列竖式计算,把6.5当作整数65来乘,得到195,再根据原数中小数点后一位,把结果缩小10倍,得到19.5。
(3)教师讲解,明确算理:
教师结合竖式演示,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结果缩小10倍。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的“做一做”题目,如:
- 0.7 × 5 = ?
- 2.4 × 3 = ?
- 1.25 × 4 = ?
(2)拓展提升:
出示一道应用题:“一个书包重1.5千克,每个运费是2.8元/千克,运一个书包需要多少运费?”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
4.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步骤:
1. 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
2. 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练习册第1页相关习题。
-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小数乘法,尝试写出一个实际例子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
```
小数乘整数
例:6.5 × 3 = 19.5
6.5 → 65(扩大10倍)
×3
----
195 → 缩小10倍 → 19.5
步骤:
1. 整数乘法
2. 确定小数点位置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但在确定小数点位置时仍存在个别错误,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练习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