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煤矿行业持续发展,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为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国家相关部门于2018年发布了《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92号)。该规定在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条款在理解与适用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或争议,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与说明。
首先,关于“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了煤矿企业必须根据岗位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确保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关键内容。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可能因资源有限或管理不善,未能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系统性培训。对此,应加强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安全教育。
其次,在“培训考核与证书管理”方面,规定要求所有参与煤矿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这一措施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但也带来了一些执行上的难题。例如,部分基层单位可能存在考核标准不统一、证书发放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明确考核标准,优化证书管理流程,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
此外,针对“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及“师资力量配备”等内容,文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培训机构可能存在资质不符、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培训质量。对此,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审核与评估,鼓励优质机构参与煤矿安全培训,同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激励力度,提升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总体来看,《煤矿安全培训规定》(总局令第92号)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政策,对于提升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