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案例正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民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仅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近日,某社区发生一起因邻里房屋装修引发的纠纷。业主张某在装修过程中,擅自改动了部分墙体结构,导致楼上住户李某家出现漏水问题,双方因此产生激烈争执,甚至一度影响到日常生活秩序。社区调解员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听取了双方的陈述,确认了事实经过。随后,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解释了装修行为应当遵守的规定,强调了邻里关系中相互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张某对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并适当给予李某一定的补偿,以弥补其损失。
在调解员的耐心引导下,双方逐渐冷静下来,认识到各自在事件中的责任。最终,在调解员的协助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张某承诺尽快修复房屋结构,并赔偿李某因漏水造成的损失;李某则表示愿意配合整改工作,不再继续追究其他责任。
此次调解不仅成功化解了矛盾,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信任感,体现了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处理纠纷,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民调解,不仅是法律的延伸,更是人情的温度。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类矛盾和问题,及时寻求调解帮助,往往能够避免事态升级,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这也提醒我们,邻里之间应多一份理解,少一份争执,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