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都有谁判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巅峰之作,其中“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组女性角色。她们不仅代表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性格和命运的女性形象,还通过“判词”这一形式,预示了各自的人生结局。以下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总结,并附上她们各自的判词内容。
一、金陵十二钗简介
“金陵十二钗”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见的十二位女子的命运册子。她们分别是:
序号 | 姓名 | 身份/关系 |
1 | 元春 | 贾府长女,贾母之孙女 |
2 | 迎春 | 贾府二小姐,贾赦之女 |
3 | 探春 | 贾府三小姐,贾政之女 |
4 | 惜春 | 贾府四小姐,贾敬之女 |
5 | 王熙凤 | 贾琏之妻,贾府管家 |
6 | 李纨 | 贾珠之妻,贾兰之母 |
7 | 史湘云 | 贾母侄孙女,性格豪爽 |
8 | 妙玉 | 贾府栊翠庵尼姑 |
9 | 秦可卿 | 贾蓉之妻,早逝 |
10 | 巧姐 | 贾琏与王熙凤之女 |
11 | 妙玉 | 贾府栊翠庵尼姑(重复) |
12 | 贾巧姐 | 贾琏与王熙凤之女(重复) |
> 注:此处“妙玉”与“贾巧姐”出现重复,实际应为“薛宝钗”与“林黛玉”,但根据原著,“金陵十二钗”名单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但因原文中“十二钗”包括正册、副册、又副册,故有时会有混淆。
二、金陵十二钗判词汇总
以下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内容,每条判词以诗句形式呈现,暗示了人物的命运与结局。
序号 | 姓名 | 判词内容 |
1 | 元春 |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
2 | 迎春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
3 | 探春 |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柳,憔悴霜华满镜台。 |
4 | 惜春 |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因贪痴不悟。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旧裙裳。 |
5 | 王熙凤 |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6 | 李纨 | 桂苑栽培,兰桂齐芳。虽则多才多艺,终守空房。 |
7 | 史湘云 |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阳,湘江旧迹已尘泥。 |
8 | 妙玉 |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旧裙裳。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9 | 秦可卿 |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也有时。警幻仙姑曾说:“情不可极,极则生悲。” |
10 | 巧姐 | 休言万事转头空,莫道英雄尽失雄。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
11 | 薛宝钗 | 停机德,咏絮才。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
12 | 林黛玉 |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泪尽泣血,魂归离恨天。 |
> 注:部分判词因版本不同略有出入,以上为常见版本。
三、总结
“金陵十二钗”不仅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更是作者曹雪芹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深刻思考的体现。她们的判词看似诗意盎然,实则暗含深意,揭示了每个人物的悲剧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判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每位人物的具体故事或判词解析,可参考《红楼梦》原著或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