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的意思】“笑里藏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机敏有口才,而性险诐,人皆谓之‘笑里藏刀’。”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表面上笑容可掬,内心却暗藏杀机或恶意的行为。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友好、实则心怀不轨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笑里藏刀 |
拼音 | xiào lǐ cáng dāo |
出处 | 《旧唐书·李义府传》 |
释义 | 表面笑容满面,内心却隐藏着危险或恶意。形容人外表和善,内心狠毒。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口蜜腹剑、虚情假意、阳奉阴违 |
反义词 | 赤诚相见、直言不讳、表里如一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笑里藏刀”最早用于描述唐朝官员李义府的性格特点。他善于言辞,但为人阴险,表面温和,内心狠辣,因此被人们称为“笑里藏刀”。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成为形容人伪善、心机深重的常用表达。
在现代汉语中,“笑里藏刀”不仅用于描述个人性格,也常用于描写人际关系中的伪装行为,比如在职场、社交场合中,有些人表面上热情友好,实际上却在背后搞小动作,甚至陷害他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职场 | 同事表面上对你热情,实则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 |
社交 | 朋友表面邀请你吃饭,实则想打听你的隐私。 |
商业 | 对方笑脸相迎,实则在合同中埋下陷阱。 |
四、注意事项
- 情感色彩:带有明显的贬义,表示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成年人或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
- 使用建议: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对长辈、上级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五、总结
“笑里藏刀”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意图。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帮助我们识别那些看似友善实则危险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