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生平】李攀龙(1514—1570),字子相,号沧溟,山东济南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是“后七子”之一,与王世贞并称“王李”,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李攀龙以复古主义为旗帜,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文学的典雅与格律,对当时的文学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攀龙自幼聪慧,勤奋好学,青年时期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早年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未中,后因权臣严嵩的推荐而步入仕途,曾任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等职。然而,他在官场中并不得志,最终辞官归隐,专心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李攀龙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尤以七言绝句见长。他的代表作有《沧溟集》《明诗综》等,其中《沧溟集》收录了他的大量诗文,是研究其文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此外,他还参与编纂了《古今诗删》,对当时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李攀龙 |
字 | 子相 |
号 | 沧溟 |
出生年份 | 1514年 |
去世年份 | 1570年 |
籍贯 | 山东济南历城 |
身份 | 明代文学家、诗人 |
文学流派 | 后七子之一,复古主义 |
主张 |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官职 | 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 |
代表作品 | 《沧溟集》《明诗综》《古今诗删》 |
思想特点 | 强调文学的典雅与格律,追求古风 |
历史地位 | 明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
李攀龙一生虽仕途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却令人瞩目。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明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