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沉醉不知归路的原文及翻译

2025-09-30 13:38:13

问题描述:

沉醉不知归路的原文及翻译,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3:38:13

沉醉不知归路的原文及翻译】一、

“沉醉不知归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描写少女时期游春赏景、酒后忘归的词作。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溪边饮酒游玩,因沉醉而忘记归家的场景。

该词不仅展现了李清照早期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她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此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情趣。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与意义,以下将提供其原文、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常记溪亭日暮, 记得那是一个傍晚,我曾在溪边亭子游玩,
沉醉不知归路。 酒意正浓,竟忘记了回家的路。
兴尽晚回舟, 兴致尽了,天色已晚,我乘着小船返回,
误入藕花深处。 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争渡,争渡, 匆忙地划船,匆忙地划船,
惊起一滩鸥鹭。 惊动了一群白鹭飞起来。

三、内容解析

- “常记溪亭日暮”:开头点明时间与地点,回忆往昔在溪边亭子的黄昏时刻。

- “沉醉不知归路”:表现出词人当时心情轻松愉快,沉浸在美景与酒意之中。

- “兴尽晚回舟”:说明游玩到了尽兴之时,才想起要回家。

- “误入藕花深处”:描绘出迷路时的情景,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美丽。

- “争渡,争渡”:重复“争渡”,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 “惊起一滩鸥鹭”:结尾画面感极强,突出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四、结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虽短,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不仅是李清照早期作品的代表之一,也展现了她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细腻捕捉。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少女在青春年华中的欢愉与闲适,同时也为她的才华所折服。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或文学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