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瓮中捉鳖”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十拿九稳,对方无处可逃,就像在瓮里抓鳖一样容易。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敌人或对手已经被包围或控制,无法逃脱,形势对己方非常有利。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瓮中捉鳖 |
拼音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浑传》:“今若取之,如瓮中捉鳖。” |
含义 | 比喻事情已经稳操胜券,敌人无处可逃。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局势已定,成功在握。 |
近义词 | 束手就擒、瓮中之鳖、十拿九稳 |
反义词 | 望尘莫及、难于上青天、无计可施 |
二、成语故事
“瓮中捉鳖”最早出自《晋书·王浑传》。当时晋朝将领王浑在讨伐吴国时,认为吴国的势力已经崩溃,敌军如同瓮中的鳖一样,无法逃脱。因此他主张迅速出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手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战争或竞争 | “敌军已被我们包围,这是瓮中捉鳖的好机会。” |
工作或学习 | “这次考试我准备充分,简直是瓮中捉鳖。” |
日常生活 | “他现在落在我手里,真是瓮中捉鳖,跑不掉了。” |
四、总结
“瓮中捉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对局势掌控的自信和对对手无力反抗的描述。它不仅适用于军事、政治等严肃场合,也常用于日常交流中,表达一种轻松自如的态度。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使语言更加丰富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