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原文及翻译】《闲情偶寄》是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的一部生活艺术与文化随笔集,内容涵盖戏曲、园林、饮食、养生、服饰、器物等多个方面,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该书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闲情”与“雅趣”的追求。
一、
《闲情偶寄》全书共分为十六卷,每卷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内容广泛而细致。书中既有对戏曲创作的见解,也有对日常生活美学的探讨,如衣食住行、起居作息等。李渔主张“以乐为本”,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闲情者,非无事之谓也,乃有事而不扰于心之谓也。” | “闲情并不是指没有事情做,而是指虽然有事情,但内心却不被扰乱。” |
“人生在世,若不自得其乐,虽富贵何益?” | “人生在世上,如果不自己找到快乐,即使富贵又有什么用呢?” |
“凡人之情,皆好逸恶劳,喜安而恶危。” | “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安逸,厌恶劳苦,喜欢安定,害怕危险。” |
“欲求适意,必先知足;欲求安身,必先寡欲。” | “想要获得内心的满足,首先要懂得知足;想要安稳地生活,首先要减少欲望。” |
“人不可无志,然志不在高远而在切己。” | “人不能没有志向,但志向不在于高远,而在于与自身息息相关。” |
“饮食之道,贵在适口,不贵在多品。” | “饮食的道理,在于适合口味,而不在于种类繁多。” |
“居室之设,贵在幽静,不贵在华美。” | “居住环境的布置,贵在安静幽雅,不在于华丽。” |
“琴棋书画,皆可养性,尤宜于闲时习之。” | “弹琴、下棋、书法、绘画,都可以修养性情,尤其适合在闲暇时练习。” |
三、结语
《闲情偶寄》不仅是一部生活指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倡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追求一种“闲中有乐,忙中有序”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感受到李渔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也能从中汲取到如何在现代快节奏中找回内心的平和与趣味。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闲情偶寄》的核心思想,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要展示,避免AI生成痕迹,力求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