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千里马文言文二则

2025-10-16 20:05:49

问题描述:

千里马文言文二则,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20:05:49

千里马文言文二则】《千里马文言文二则》是两篇以“千里马”为题的古代文言文章,分别出自韩愈和伯乐之手。这两篇文章虽然都围绕“千里马”展开,但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人才、识才者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一、文章

1. 韩愈《马说》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议论文,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了人才被埋没的现象。文章认为,千里马虽有非凡才能,但若没有识才之人(即“伯乐”),其才能便难以被发现和重用。韩愈借此批判当时社会中人才被忽视、不被重用的现实。

核心观点: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人才需要被发现和重用。

- 社会应重视人才,避免埋没贤能。

2. 伯乐《相马》

《相马》是关于“伯乐”如何识别千里马的文章,强调了识人、识才的重要性。文中描述了伯乐通过观察马的外貌、体态、步态等细节来判断其是否为良马。这不仅是对马的评判,也隐喻了对人的识别与选拔。

核心观点:

- 识才需细致入微。

- 伯乐是人才得以施展的关键。

- 人才与识才者缺一不可。

二、对比分析表

项目 韩愈《马说》 伯乐《相马》
作者 韩愈 伯乐(传说人物)
类型 议论文 记叙文/寓言
主题 人才与识才者的关系 识别人才的方法
核心思想 人才难得,识才更难 识才需细致观察
表达方式 抒情议论 描述与举例
现实意义 批判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强调识才的重要性
文学风格 深刻讽刺,富有哲理 生动形象,具象化

三、总结

《千里马文言文二则》虽同以“千里马”为主题,但各有侧重。韩愈的《马说》更多地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强调“伯乐”的重要性;而《相马》则更注重于“识才”的方法与过程,强调观察与判断的必要性。

两篇文章共同传达了一个核心信息:人才是宝贵的,但如果没有识才之人,这些人才将难以被发现和重用。 因此,社会应当重视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同时也应提升识才的能力,让真正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发光发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