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人也。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中国。勒少孤贫,尝与群儿戏于路,有一胡僧见而异之,谓其母曰:“此儿有贵相,当为一方雄杰。”及长,果勇健有力,善骑射。
永嘉之乱,中原大乱,勒遂聚众起兵,初附于刘渊,后自立为赵王,建都襄国。勒性残忍,好杀戮,然亦能用人,广纳贤才。尝问徐光曰:“朕可比古之何主?”光对曰:“陛下神武,非汉高祖、魏武帝莫及。”勒笑曰:“吾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若遇光武,则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耳。”
勒在位期间,修明政治,励精图治,使境内稍安。然晚年多疑,杀害功臣,终致内忧外患交加。建平四年卒,年六十。
读此传记,可见石勒虽出身卑微,却凭借自身能力成为一方霸主,其行事风格复杂多变,既有雄才大略,又不乏暴戾之气。史书评价其“雄豪之士,英雄之志”,诚然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