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之疾的词语意思】“膏肓之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医学术语,后来被引申为比喻问题或弊端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下面将从词语来源、含义解析、用法示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来源
“膏肓”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人体内脏之间的脂肪层和膈膜,是药物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膏肓之疾”最早用于描述那些病入骨髓、治疗无望的病症。
二、词语含义
- 字面意思:指位于膏肓部位的疾病。
- 引申意义:比喻问题严重、积弊已久,已到无法挽救的程度。
- 情感色彩:多含贬义,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
三、常见用法
- 书面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正式场合。
- 口语中较少使用:因较为文言,日常交流中不常用。
- 适用对象:可用于描述政治、社会、组织、个人等层面的问题。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无可救药 |
反义词 | 初露端倪、尚有转机、可救可治 |
五、使用示例
1. 例句1:公司内部腐败严重,早已是膏肓之疾,再不整顿恐将倾覆。
2. 例句2:他长期沉迷网络,如今已是膏肓之疾,家人束手无策。
3. 例句3:这种制度上的缺陷,若不及时改革,终将成为膏肓之疾。
六、总结
“膏肓之疾”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更是一种文化表达,象征着问题的严重性和不可逆性。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尽早干预,避免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词语名称 | 膏肓之疾 |
字面含义 | 指位于膏肓部位的疾病 |
引申含义 | 比喻问题严重、难以挽回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文学、历史、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
反义词 | 尚有转机、可救可治 |
示例句子 | 公司腐败严重,已是膏肓之疾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膏肓之疾”不仅是对身体疾病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组织和个人问题的一种深刻隐喻。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