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的意思是什么】“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之间、阴阳两界,或指极远的地方。它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
下面是对“碧落黄泉”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碧落 | 指天空、天界,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
黄泉 | 指地下、阴间,是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所去的地方。 |
碧落黄泉 | 整体含义为“从天上到地下”,比喻天地之间、阴阳两界,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无法到达之处。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原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用法: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或形容寻找无果、心灰意冷的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天涯海角、九霄云外、山高水长 |
反义词 | 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朝夕相处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情感表达:
“我曾无数次想找到你,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始终没有你的踪影。”
2. 文学描写:
“他穿越了无数时空,只为寻觅那早已消失在碧落黄泉中的旧梦。”
五、总结
“碧落黄泉”不仅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距离、记忆的深刻思考。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意境。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情感表达,也能在现代语境中灵活运用,丰富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