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手称庆的成语典故】“额手称庆”是一个常用成语,形容人们在遇到喜事或顺利的事情时,非常高兴、庆幸。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喜悦之情,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结果的期待与认可。
一、成语出处
“额手称庆”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民皆相贺,曰:‘吾君之德,使天下太平,今得复生,实为万幸!’于是百姓额手称庆。”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额手称庆”最初是用于描述百姓对国家安定、君主仁德的感激和庆祝之情。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表达喜悦的用语,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如考试通过、事业成功、家庭团圆等。
二、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额手 | 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高兴或庆幸的动作 |
称庆 | 表示称赞、庆祝 |
整体意思:用手扶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和喜悦,形容非常高兴地庆祝某件好事发生。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考试通过 | 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全家额手称庆。 |
项目成功 | 项目顺利完成,团队成员纷纷额手称庆。 |
喜讯传来 | 听说孩子结婚了,父母喜极而泣,额手称庆。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额手称庆”的关系 |
欣喜若狂 | 非常高兴,情绪激动 | 相似,但程度更强烈 |
喜出望外 | 喜欢的事超出预期 | 更强调意外之喜 |
庆祝 | 表达高兴的方式 | 是“额手称庆”的一种表现形式 |
五、总结
“额手称庆”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既表达了人们对好事发生的欣慰之情,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祥瑞、感恩和庆祝的传统。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面对积极变化时,都可以用“额手称庆”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额手称庆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手扶额头表示庆幸与喜悦 |
使用场景 | 考试通过、项目成功、喜讯传来等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
反义词 | 悲痛欲绝、忧心忡忡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额手称庆”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