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耕暑耘是什么意思】“寒耕暑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也,治民而不见其过,非君子之道也。故曰:‘寒耕暑耘,饥来食之。’”原意是指在寒冷的冬天耕作,在炎热的夏天锄地,形容一年四季都在辛勤劳作,不辞辛苦。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生计或目标,常年累月地辛勤劳动,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寒耕暑耘”本义是冬季耕田、夏季除草,后引申为全年无休地辛勤劳作。它强调的是坚持不懈、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常见于描述农民、劳动者或奋斗者的艰辛与奉献精神。
表格展示:
词语 | 寒耕暑耘 |
拼音 | hán gēng shǔ yún |
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上》 |
本义 | 冬季耕田,夏季锄草 |
引申义 | 全年辛勤劳作,不辞辛苦 |
用法 | 形容人勤奋努力、吃苦耐劳 |
近义词 |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 |
反义词 | 懒惰怠工、偷奸耍滑、无所事事 |
示例 | 他一生寒耕暑耘,只为供子女读书。 |
通过了解“寒耕暑耘”的含义,我们更能体会到古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坚持的推崇。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