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是《孟子》中的一篇著名文章,出自《滕文公下》。它通过孟子与弟子的对话,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并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外在环境时应有的道德操守和坚定信念。
以下是《富贵不能淫》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哉?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不以道,不以义,而以利与人,如是者,虽有天下,吾弗与也。”
公孙丑问曰:“何谓大丈夫?”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孟子说:“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大丈夫呢?一个君子如果生活在某个国家,如果他的君主任用他,那么他就能够安享富贵、受到尊敬和荣耀;但如果君主不用他,或者他不按照道义行事,只为了利益去对待别人,像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天下,我也不会认同。”
公孙丑问:“什么叫大丈夫?”
孟子回答:“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里(即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地位上(即礼),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即义)。如果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带领百姓一同前进;如果不被重用,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总结:
《富贵不能淫》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一个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内心的正直与坚定。真正的“大丈夫”不是靠权势或财富来定义的,而是看他是否能在各种诱惑和压力面前不改初心,坚持正义与良知。
这篇文章至今仍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物质诱惑、社会压力和权力挑战时,应始终守住内心的原则与底线。